實驗心理學:開放科學取向

第一版(Quarto重製)
作者

陳紹慶、龔俊嘉、周蔚倫、林君昱

發布日期

June 26, 2023

導讀

寫作動機

心理學實驗法是帶領心理學學生了解如何準備及完成一項心理學實驗的課程,也是心理科學研究養成入門。有百年歷史的心理學系都將這門課程設定為必修課,許多有心深入心理學知識殿堂的學生從這門課程找到學涯起點,寫出一本實驗心理學教科書也是一名心理學教師的生涯里程碑。但是寫作這本書的第一版的2017年,正是心理科學再現危機(Replication Crisis),逐漸轉變為心理科學可信度危機(Credibility Crisis)的時候 (Nosek et al., 2022; Vazire, 2018)

2011年是歐美心理學界深刻感受粗糙的研究方法長期損害心理科學品質的關鍵時間。當年有曾於「科學」(Science)發表研究的荷蘭社會與人格心理學者Diederik Stapel被揭發研究造假(Stapel, 2014),以及美國資深社會與人格心理學者Daryl Bem發表結論有爭議且結果難以重現的超感知覺研究(Bem, 2011)。後續緊接發生的類以案例,啟發一群心理學者提出改進心理科學研究流程的主張(Chambers et al., 2013; Lindsay et al., 2016),並付諸於大規模再現研究(Camerer et al., 2018; Klein et al., 2014; Open Science Collaboration, 2015)。各種再現研究的結果顯示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2015年之前發表於頂尖期刊的多數心理學研究,經過嚴謹設計的再現研究與資料分析,能重現原始發現的比例未達一半。對於正在學學習的學生來說,今天聽到教授講述某個有啟發性的研究,明天得知這項研究證據經不起考驗,這樣的狀況不再是只會從一些實驗室聽到的傳說故事,而是在任何大學學習場域隨時都會發生的情節。

所謂「危機也是轉機」,在可信度危機時代開始接觸心理學的學生,更有機會發覺清楚的學習方向,這本教科書正是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如何設計有品質的心理學實驗,也能啟發獨立評估心理科學研究品質的多元能力。在這次的改版,我們定義「研究品質」能反應在研究結果的證據強度。如何評估心理學實驗的證據強度,還有設計達到預期證據強度的實驗研究,不是能一蹴可及的目標,這本書提供一個明確學習起點:看到讓你想認識的研究結果,你會不會先去找看看研究者有沒有公開資料與預先註冊研究計畫? – 這也是這本書自我定位「開放科學取向」的基本理由。

簡單的解釋是一份測試兩種預測結果相異的實驗模型的實驗研究,清楚指示兩種模型預測相對成功程度的綜合指標。在各種實證科學領域,各式證據強度指標陸續產生,科學研究社群如何運用證據強度指標尚在觀察。

本書的設計理念

建立學習情境才能保持學習者對重要課題的興趣與專注,基於相關學習理論及建議操作(Chapman, 2016; Lave & Wenger, 1991),本書提供教師與學生經營學習開放科學操作的輔助原則及建議。

如何使用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