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1

單元說明

  • 概述心理計時學研究
  • 體驗與探討經典知覺實驗
  • 製作虛擬資料了解速度與正確率互補
  • 運用psytoolkit重製實驗

心理計時學的起源

人類行為的個別差異

法蘭西斯·高爾頓(1822-1911)

法蘭西斯·高爾頓(1822-1911)

  • 首位收集與分析巨量人類行為資料的科學家
  • 奠定迴歸分析基本觀念與方法
  • 啟發心理計量學的發展

人類行為的測量誤差

內維爾·馬斯基林(1732-1811),英國天文學家

內維爾·馬斯基林(1732-1811),英國天文學家

人類行為的測量誤差

法蘭西斯庫斯·唐德斯(1818-1889)

法蘭西斯庫斯·唐德斯(1818-1889)

  • 設計相減法測量心理歷程
  • 簡單反應時間 = 察覺 + 執行動作
  • 選擇反應時間 = 察覺 + 區辨 + 選擇 + 執行動作

分析自己的反應資料

1.選取並複製資料

2.到文字編輯器貼上並編輯標題,再另存檔案

3.使用JASP / jamovi處理資料

Stroop作業

block word color contigency key correct RT

Simon作業

Flanker & Motor Priming

追本溯源

知覺實驗的模擬分析

以源始版Simon作業為例

  • 解析原始研究的資料收集程序
    • 整理符合原始研究設計的模擬參數
    • 以最佳考驗力預估獲得相同發現需要的樣本數
    • 計算單一參與者貢獻的資料數值及數量
  • 運用模擬函數虛擬可分析資料
    • 製造多位參與者的原始反應時間及正確與否
    • 運用原始研究計算方式總計分組樣本分佈
  • 分析模擬資料

速度與正確率互補

  • 人類參與者的反應時間通常呈現負偏態分配參考實例
  • 反應時間相當短且正確率偏低的參與者
  • 反應時間相當長且正確率偏高的參與者
圖解隨機遊走模型,過度追求正確的反應(A)與過度追求速度的反應(B)各為極端。

圖解隨機遊走模型,過度追求正確的反應(A)與過度追求速度的反應(B)各為極端。

Psytoolkit實驗腳本製作

效果量-考驗力-樣本數